广西高考改革方案
2021年,广西正式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该改革从2021年起适用于高一新生,并将于2024年迎来首届新高考。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科分科,采用“3+1+2”模式。具体来说,3科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1科为物理或历史,考生可二选一;剩余的2科则从其他4门科目中选择。以下为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广西深化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广西省具体情况,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执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协调推进教育教学、考试、评价、招生与管理的综合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地选拔人才,并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二、总体目标
2021年起,广西全面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涵盖高中一年级新生。从2024年开始,逐步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模式,确保普通高校招生按新的制度进行,同时完善高考招生公平、科学选才及有效监管的机制。
三、主要任务
1.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即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为高中毕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则是高校招生的参考之一。
2.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等1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则涵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
3.考试对象。合格性考试面向全区普通高中在校生,同时也对其他学校在读生及社会人员开放。选择性考试适用于符合我省及国家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4.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依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及普通高校人才选拔标准进行设计。合格性考试涉及必修课程内容,选择性考试包括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
5.考试安排。合格性考试科目每年安排1次,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考生每年最多可参加4门考试。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由地方教育部门组织。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考同步进行。
6.考试成绩。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长期有效。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且每年有效。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覆盖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
2.评价程序。全区统一管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通过信息系统记录、存储。学校需组织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3.评价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和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普通高校会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
统一高考分为普通本科招生和高职(专科)招生,其中普通本科为主。考试科目为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科目,外语包括听力与笔试两部分。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一门,另外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中选两门。
2.考试安排。全国统考按教育部安排,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考同日进行。外语科目将在条件允许时提供每年两次考试机会。
3.考试成绩。考生成绩总和由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按原始成绩计入,总分中部分科目按等级转换成绩计入。
4.招生录取。自2024年起,高校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录取。普通类专业根据总分及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支持使用职业技能证书作为部分考试成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改革工作的统筹和实施,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形成改革合力。
(二)加强条件保障。
各地需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优化课程设置,确保选科走班实施顺利进行。
(三)加强规范管理。
严格规范考试组织和招生管理,强化诚信制度建设,确保招生公平、公正,维护考生权益。
(四)加强宣传引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gsgk/guangxigaokao/gaokaozhengce/8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