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3+1+2模式解读
湖北高考3+1+2模式是指该省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自2018年起,湖北开始实施这一改革,2021年迎来首届新高考。该模式将高考总分定为750分,具体划分为三大部分:3代表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必考科目,每门150分,总分450分;1代表考生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满分100分;2则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100分,总分200分。
1、“3”代表什么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统考科目。从2021年开始,湖北省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均需参加这三门科目的考试,每门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成绩将直接计入考生总分。
2、“1”代表什么
1表示考生需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首选科目。该科目满分100分,成绩会计入总成绩。
3、“2”代表什么
2是指考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再选科目的成绩将以等级分形式呈现,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总分200分。
湖北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等同学历认定的重要依据;而选择性考试成绩将直接影响高校招生录取。
(一)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高中必修课程,包含语文、数学、外语(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共13个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六门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志向,从中选择三门参加考试,其中,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作为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中任选两门作为再选科目。
(二)考试内容:合格性考试内容涵盖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选择性考试内容则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生需参加合格性考试,且所有报考统一高考的学生都要参加选择性考试。其他高中学校的在校生及社会人员报名参加高考时,也需参加选择性考试。
(四)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门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4门科目则由各市(州)组织实施,依据省级标准进行考试。
(五)考试时间:每学年将组织一次合格性考试,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学年下学期末。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可参加考试,并且每门科目都可以有一次补考机会。首场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末,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根据入学时间有所调整。选择性考试则统一安排在每年6月全国高考期间,只有高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参加。
(六)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形式呈现,转学到湖北的学生可以持原省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证明进行认定。选择性考试的首选科目成绩为原始分,其他再选科目的成绩以等级分显示,成绩在当年有效,且不能跨省转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gsgk/hubeigaokao/gaokaozhengce/7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