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简介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参与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双一流”建设,同时也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之一。它是教育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办学的重点高校。自1960年和1978年起,学校先后两次被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并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最初为焦作路矿学堂,位于河南焦作。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了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学校恢复并于1949年迁回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随着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转入中国矿业学院,汇聚了大量顶尖采矿技术人才。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并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改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在北京学院路设立研究生部,恢复了研究生教育。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学校设立北京校区,2000年起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并于2003年正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名义办学。1997年起,学校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加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并在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密切相连。通过几代矿大人的努力,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校训,培养出了一流的能源产业人才,成为中国能源领域高等教育的标杆。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构建了以理工科为主、矿业与安全工程为特色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矿建、安全、机械、信息、生态恢复、管理等多个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并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及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推动学校在“双一流”建设的框架下不断创新与发展,力争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双一流学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中,重点建设的学科包括: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
“双一流”建设涵盖了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培养,目前原“211工程”与“985工程”等重点高校建设项目已经整合为“双一流”战略的一部分。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科评估结果
说明:以下列出的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第五轮评估结果尚未对外公开。
序号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矿业工程 | A+ |
2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A+ |
3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A- |
4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A- |
5 | 机械工程 | B+ |
6 | 土木工程 | B+ |
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9 | 数学 | B |
10 | 力学 | B |
11 | 电气工程 | B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13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14 | 公共管理 | B |
1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6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17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18 | 工商管理 | B- |
19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20 | 地质学 | C+ |
21 | 应用经济学 | C |
22 | 统计学 | C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24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25 | 城乡规划学 | C |
26 | 物理学 | C- |
27 | 化学 | C- |
28 | 软件工程 | C-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yxk/yxgk/xxjs/4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