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高考实施年份是?
陕西的新高考政策自2022年开始实施,具体来说,2022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适用,首届新高考将在2025年进行。此次改革采用了3+1+2的模式,不再划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必考科目。学生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必须选考其中一门,并且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参加考试,总分为750分。
一、改革目标
2022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计划,目标是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培养,并在2025年全面实施。改革旨在建立更加科学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化录取的招生模式,完善高等院校考试招生的体制和机制,确保选才公平与高效。
二、主要任务
自2022年秋季高一入学的学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毕业和同等学力认证的依据,也是职业院校招生的参考之一;选择性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统一招生的参考,计入总成绩。
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如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课程。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高校招生要求,在历史与物理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并在其余四门中选考两门。
3. 考试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涵盖普通高中各学科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则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4. 考试对象
所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其他高中及社会考生亦可报考。合格科目可以继续报考,但不允许重复考试已合格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参加选择性考试。
5. 考试组织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一次,语文、数学、外语等10门科目由省级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等4门科目由市级具体实施。选择性考试也由省级统一安排。
6. 考试时间
合格性考试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末进行。高一学生的考试科目不超过四门,且限定选择的科目类别。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高三年级则安排音乐、美术和体育健康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选择性考试通常安排在统一高考科目之后。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表示。选择性考试中物理、历史科目按原始分计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科目按等级分计分。
1. 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着重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侧重评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电子平台管理,确保程序严谨,责任明确,并建立审查、信誉、公示及投诉等制度,确保评价材料真实有效。
3. 评价使用
从2025年起,普通高校将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需求,制定科学的评价使用办法,并公开发布。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1. 统考科目
自2025年起,统一高考将仅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且不分文理科。
2. 统考安排
高考将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包含听力和笔试,待条件成熟后,外语听力考试将采用机考形式。
3. 科目分值
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的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300分。
4. 成绩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选择性考试中,物理、历史科目按原始分计入总分,而其他科目则按等级分计算。
高校将依据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及选择性考试成绩(包括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平行志愿录取。招生计划和分数线将分别按物理与历史科目组合进行划分。
6. 选考要求
高校将根据专业需求提出物理或历史科目的选考要求,并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最多两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
高等职业院校将进一步区分与普通高校的招生,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时,需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学校将结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进行择优录取。
2. 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
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时,需参加结合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的测试,高职院校将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进行录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gsgk/shanxgaokao/gaokaozhengce/7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