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招生简章
本文汇总了2024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招生章程,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招生计划、报名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政策以及学校地址等重要信息,具体内容如下,供大家参考。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学校基本情况:西安明德理工学院(Xi’AN MINGD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学校前身为1999年由陕西金叶科教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自2014年起,学校在陕西省提升为本科二批次招生。2020年,学校作为陕西省首批通过教育部评估的独立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学校在西安市长安区和莲湖区分别设有校区,占地面积超过73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长安校区位于长安区秦岭北麓,毗邻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及西安三星电子科技产业园区,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莲湖校区则位于西安市莲湖区中心区域,周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自办学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以学生为本,育人为先,教师为要,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的办学优势,学校形成了一个覆盖普通本科、专升本、高职专科、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至今,学校已培养了超过4万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上线率超过10%。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8个职能部门,7个教学辅助单位,提供32个本科专业及19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艺、医等多个学科。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成果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章 办学地点及联系方式
第五条 办学地点: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滦镇陈北路6号
邮政编码:710124
莲湖校区:西安市莲湖区西北三路28号
邮政编码:710003
第六条 咨询电话:(029)85603066,85603067,85603101 传真:(029)85603276
官方网站:www.mdit.edu.cn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和书记担任组长的招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其他校领导,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隶属于招生就业中心,主要负责招生的组织与执行。此外,学校还设有监察办公室,隶属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招生工作的监督。
第八条 招生办公室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招生宣传、招生计划的编制、录取工作及日常管理,直接受招生工作委员会的领导。
第九条 招生计划: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招生政策,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具体计划依据各省招生部门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第十条 学校的普通类本科专业计划中,预留的招生名额不超过总计划的1%,用于调节各地生源不均的情况。
第十一条 学校严格按照陕西省发改委及省教育厅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学费。
第十二条 招生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学校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按理工类和文史类进行分科录取。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按照当地改革方案的规定录取。
第十三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的招生政策,各专业对性别没有具体限制。
第十四条 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考生身体健康要求。
第十五条 学校不限考生外语语种,但以英语为教学的第一外语。
第十七条 对于往届生,学校与应届生同等对待,录取按照各省招生办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在普通类的录取过程中,学校遵循“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的原则,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将根据其成绩在同一省内进行相近专业调剂,若不服从调剂,将视为放弃录取机会。若总分相同,按照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
第十九条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学校承认各省统一的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不组织单独考试,具体录取依据生源省份的规定执行。考生在达到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最低录取线后,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六章 毕业与发证
第二十条 学生完成学业并符合毕业要求的,将颁发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第七章 奖助学金
第二十一条 学校提供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种资助形式,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新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
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一般困难每人每年2800元,特别困难每人每年3800元,退役士兵每人每年3300元。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贷款,最高不超过每年16000元。
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16000元。
学校奖学金:奖励额度为每人200至2000元每年。
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帮助学生通过课余工作提高自立能力,并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帮助学生解决因突发事件引发的暂时经济困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yxk/zszc/ptgk/3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