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高考实施年份是?
福建省的新高考改革自2018年起实施,首次适用于2018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并在2021年迎来了首届新高考。新的高考模式为“3+1+2”模式,不再区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和外语为统一考试科目,考生从历史和物理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总分为750分。
一、总体目标
新高考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通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转变教育评价导向,避免过于重视分数和升学的现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并确保社会公平和人才选拔的科学性。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从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并在2021年推出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二、主要任务
(1)考试科目:自2018年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等14个科目,而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要求,选择3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2)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需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还必须参加选择性考试;其他高中学校及社会考生可以只参加选择性考试。
(3)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标准,注重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掌握,强调独立思考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考试方式:合格性考试(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等)采用书面闭卷方式,信息技术科目为无纸化机考,部分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则需进行实验操作测试;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科目实施技能测试。
(5)考试时间与次数:合格性考试将在高中阶段分年进行,高一学生的考试科目不超过四科。若成绩未达标,学生可在毕业前补考一次,且补考未合格的学生可在毕业后2年内继续补考。
(6)成绩评定:合格性考试的各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60分为合格线;选择性考试成绩则按等级转换呈现。合格的成绩是学生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2)评价管理:学校需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确保资料真实、完整,教育部门将严格审查评价材料。
(3)评价使用:高校在招生时会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1)考试科目:自2017年起,所有中职学校学生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三部分。等级性考试主要涵盖公共基础知识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内容。
(2)考试对象:所有全日制中职学生都需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由学生自愿选择。
(3)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旨在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考试方式:考试采用书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应用等课程需进行上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则采取现场操作或信息化平台考核。
(6)成绩评定与使用:合格性考试成绩按原始分记载,评定为五个等级(A、B、C、D、E),E表示不合格,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与能力素质等方面。
(2)评价管理:学校需在福建省平台建立学生档案,定期进行测评。
(3)评价使用:高校招生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1)科目设置:从2021年开始,高考科目包括统一考试科目与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包括多语种选项)三门,不分文理科;选择性科目学生可从物理、历史中选一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两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gsgk/fujiangaokao/gaokaozhengce/75588.html